蒋术:2000年,全国约有800人在从事昆曲工作,号称“八百壮士”,人非常少市场也很小。但是从2003年白先勇打造青春版《牡丹亭》之后,如今,昆曲是一种关乎文化与时尚的情结。
这么多年来,牡丹亭始终不是和汤显祖挂钩,而是和昆曲、白先勇放在一起。先有“厅牡”(厅堂版牡丹亭),在北京,演出厅堂版《牡丹亭》的皇家粮仓,现在被
人称之为“听白先勇的地方”。然后 “青牡”(青春版牡丹亭),现在开始搞“校牡”(校园版牡丹亭),在北大校园里搞起了海选pk。
“校牡”将在三个月后在大讲堂公演,报名有80人,这在一个大学有80个人来报名唱昆曲不算少了。
海选惊喜迭出的同时,少不了雷人的桥段,现场听到的曲目居然从《锁麟囊》、《玉簪记》一路跑到了《绿岛小夜曲》和《传奇》。但是白先勇看着仍然高兴。他只要看到年轻人喜欢昆曲,他就高兴。
2004年11月到上海演出,单场票价炒到1200元人民币。白先勇跟演出商、邵氏影视家族老牌名伶何莉莉商量:你一定要给我留一批半价票,我要找学生看。白先勇意在“为昆曲的后50年培养一批铁杆粉丝”。
我去年年底去北大看了一场青春版“玉簪记”,主演的依旧是俞玖林、沈丰英。整个现场走的是一个非常轻松,甚至搞笑的气氛,边演边讲,看得出来走的还是普及
的路线。如果真从专业角度来看,
“白玉簪”女主角陈妙常的服装不是道姑传统的蓝白格“水田衣”,改成了青绿色织锦缎绣莲花,美则美矣,却破坏了昆曲“宁穿破不穿错”的规矩。
不过年轻人更在乎的是美不美。用白先勇自己的话说就是“昆曲是治疗浮躁的心态的较好药剂”。 有人说,“看不懂,进去睡觉也一定要和我们六百年的文化遗产一块睡。”
去年的《穿越后梅兰芳时代》也是走青春路线,主创队伍平均年龄三十岁。平均年龄仅28岁的三位靓丽的京剧青衣花旦为主演,用话剧的方式来再现京剧传奇年
代。中央芭蕾舞团的《牡丹亭》是走混搭路线,舞美和服装请的是和田惠美,他拿过奥斯卡较佳服装设计奖。昆曲、芭蕾搭配着德彪西的音乐,倒也效果不错。
也许,这正是昆曲的时代对了,这是个传统艺术走青春化、玩混搭的年代。